联系方式 |
电话:(023)123456 传真:(023)123456 邮编:401121 地址:重庆市江北嘴CBD星耀天地3号楼5层 |
|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 立源动态 |
 |
法律和科技的相互影响 |
信息来源: 点击数:923 更新时间:2017/3/16 |
|
|
法律和科技的相互影响
作者:李明朗 重庆立源律师事务所
科技与法律是一个国家通往繁荣、民主之路的两大车轮。没有现代化的科技,人民只能处于愚昧落后的状态,饱受贫困、饥饿之苦,任由自然规律主宰我们的生活。而若缺乏一部顺民意、合国情的法律,人民便难以获得民主和自由,专制也肆虐横行,统治者口含天宪,更无正义可寻。也正因为如此,正确认识科技与法律的关系,了解当今法律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,无疑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、科技对法律的影响
1、计算机法官
英国伦敦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了一款新的人工智能,它能够处理法律文件并对案件作出判决。科学家将600件左右的人权诉讼案资料输入这款机器人的程序中,其判案结果和人工判案结果的一致率竟达到了79%!其背后的算法查看了584个关于折磨、侮辱、公平审判和隐私案件的数据集。这台计算机能够通过审查这些信息然后作出自己的决定,在大多数案件中,这些决定都和欧洲高级法官们的判决相符。
研究人员表示,计算机法官不大可能很快取代人类法官,但是可以用来帮助他们。Nikolaos Aletras博士称:“我不认为机器人会取代法官或律师,但它可以成为一个可供利用的辅助工具,帮助司法人员快速得知某一案件违反了哪条法律。”
2、机器人律师
一款名为“DoNotPay”(不要支付)的机器人律师自去年9月由19岁的英国程序员约书亚·布劳德(Joshua Browder)开发,专门负责处理停车罚单诉讼案件。自从去年秋季推出以来,DoNotPay获得了极大成功。据布劳德称,在伦敦推出当月就有3000人使用这个机器人律师来帮助他们就停车罚单提起诉讼。到今年2月,它已处理了总额达300万美元的停车罚单案。
今年4月,布劳德又在纽约推出了DoNotPay。到目前为止,该机器人在伦敦和纽约共处理了25万起停车罚单诉讼案,其中有16万起获胜,成功率超过60%,为诉讼方节省了数百万美元的费用。有业内人士称,DoNotPay的诞生表明,机器人不只是能帮助人们处理像订餐这样的简单任务,还能解决其他一些复杂的问题。目前,DoNotPay只能在伦敦和纽约使用。布劳德表示,将来还会在其他城市推出这款应用。
3、自助立案系统
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近日启用自助立案机。当事人无需窗口排队,可以自行操作机器,比窗口立案时间平均节省30分钟。
当事人到江津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,若只是提交立案材料、查询案件进展等,只要轻点自助诉讼服务平台触摸屏,输入相关资料,案由、受理时间、审理进度、开庭安排等办理情况,都将自动显示出来。
该自助立案系统配置有触摸查询系统、扫描仪、打印机、摄像机、指纹识别设备、全笔迹手写设备、银行收费系统等。据了解,以往动辄几十页上百页的诉状,法官当场粗略翻看也需半个多小时,借助自助立案机的拍照系统直接上传,诉讼材料较少的3至5分钟即可完成全部流程;较为复杂的案件,也能在10分钟左右完成立案。立案法官龚海龙说:“自助立案可以节约等候立案审核和等候立案信息输入两段时间。”
众所周知,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放眼古今中外,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,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。随着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,科技成果越来越迅速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,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方式,当然,法律也不会例外。机器人法官、机器人律师和自助立案系统都是科技的成果,当科技渗入司法系统后,科技与法律知识、法律程序相互交融,为法官提供了参考,为当事人节约了时间成本,为法律参与者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
二、法律对科技的影响
1、无人驾驶汽车
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立法者去年就一项法案展开了争论,这项法案为一种很有发展空间的新技术制定了指导方针,那就是无人驾驶汽车。他们遇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:如果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失事的话,那么谁应为事故负责?
在没有驾驶者的情况下,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变得复杂,法律诉讼可能指向的目标也将扩大:是设计这种技术的公司应为车祸事故负责?还是本应控制好汽车的车主或是乘客?又或是生产这种汽车的厂商?来自于汽车厂商的担忧情绪促使亚利桑那州共和党议员杰夫·代尔(Jeff Dial)去年推出的一项法案至今仍在讨论中。
美国有多个州已经在权衡考量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的法案,亚利桑那州也是其中之一,但到目前为止只有加利福尼亚州、内华达州和佛罗里达州通过了相关法案,而且大多数措施的覆盖范围都不算深远。去年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一项法案,其主要效果是指示该州机动车辆在2015年以前推出相关规定。佛罗里达州立法机关在去年推出一项规定,要求该州机动车辆部门在2014年以前准备好一份有关无人驾驶汽车的报告。
内华达州立法机关在这个问题上走得最远,该州在2011年成为第一个通过无人驾驶汽车相关立法的州。在立法机关的指示下,内华达州机动车辆部已经制定了长达22页的无人驾驶汽车管理规则,并授权谷歌、奥迪和汽车部件制造商大陆集团(Continental AG)在公共道路上进行无人驾驶汽车测试。但是,美国联邦政府在无人驾驶汽车的问题上则几乎没有采取什么措施。美国国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(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)在去年10月份表示,该局计划对自动驾驶技术进行研究,但尚未颁布任何相关规定。
2、无人飞机
随着无人机市场不断升温,它的安全隐患正在逐渐显现。
去年8月,一架无人机突然盘旋在科大讯飞园区的上空,时长达10分钟。会不会是在刺探科技机密?这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,立刻向出差在外的刘庆峰汇报了此事。可是,刘庆峰也没有办法。“我们不能击落它,也不能报警,因为没有法律规则对无人机使用进行规范,我们采取措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。”刘庆峰说,这件事让他对无人机监管产生了思考,并做了大量调研之后发现,无人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,都频频闯祸。
去年,美国公布了一组关于无人机安全问题的检测数据显示,从2013年12月17日至2015年9月12日,无人机与遥控飞机、民航之间共发生了327起危险的“亲密接触”事件,其中航班为避开无人机改道而行的事件多达28次。
记者找到了好几位无人机玩家,他们拥有的航拍功能无人机,大小从几厘米到几米不等,重量也在几百克到十几公斤不等,一般能飞几十、几百米,好一些的无人机可以飞近千米。“但必须小心操作,不然很容易‘炸鸡’。”其中一位玩家说,“炸鸡”是玩家们对无人机坠毁的叫法。他新买的无人机已经是他玩的第4架了,之前3架的最终宿命都终结于“炸鸡”。除此之外,在一些国内外的媒体报道中,用无人机偷窥、携带毒品、伤人,无人机与飞机、空中巴士等相撞的事件屡有发生。
2013年,我国出台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》将各类无人机分为微型、轻型、小型、大型4种类型,其中明确将“空机质量小于等于7千克的无人机”定义为“微型无人机”。
最近,上海要出台《上海市遥控航空模型飞行管理办法》的消息一出,立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。按照上海新规,包括四轴无人机在内的遥控航空模型在公开区域内飞行都要持证;非法驾驶还可能被处以5至10天的行政拘留。这种航模飞行执照将分为特级、中级、初级,每个级别的考务费为560元。 支持的声音同样很多,网友说:“早该如此了,看着广场上那些小孩子,把遥控飞机遥得像醉汉一样,四处乱撞,总担心祸从天降。”还有人觉得,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每个行业都必须有一个成熟的行规来进行约束,这反而会促进新兴产业良性发展,“万一无人机上携带了危险品,后果不堪设想。哪怕是从隐私保护方面也要考虑立规,现在的无人机大多带高清摄像头。”
现代科技与法律的互动性是一个很有挑战的课题,我们既要研究现代科学对法律的影响作用,又要研究法律对现代科技的回应。如前所述,科学技术在推动和促进立法、法律观念、法学教育、法学研究发展的同时,也给法律实践和法学研究带来一系列困惑、挑战和新的问题。诸如高科技犯罪的预防和控制,科技研制过程中风险与危害的负担与控制,科技服务于社会的宗旨与法律的规制作用之间的矛盾等,均是法律实践和法学研究必须面对的新课题。 |
|
|
|
|